相信不少朋友對單細胞蛋白質比較陌生,這是一種廣泛用於飼料工業和食品工業的蛋白來源。目前,我國正面臨著飼料蛋白嚴重缺乏的情況,因此加強單細胞蛋白質的開發被提上日程。單細胞蛋白質萃取技術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,早日將其實現工業化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。
單細胞蛋白質主要來源於四大類群,即酵母菌、細菌、真菌和微藻。
就酵母菌而言,其應用是為廣泛,酵母菌中的蛋白含量高達到百分之六十,而且其內的氨基酸含量也比較高。常用的酵母菌有啤酒酵母和假絲酵母。
目前可用於生產單細胞蛋白質的細菌包括光合細菌和氫細菌,其原料主要來自於植物性纖維和石油衍生物。
就真菌而言,其菌絲生產慢,非常容易受到污染,因此需要在無菌條件下培養。
微藻是一類分佈比較廣且蛋白質含量非常高的微量光合水生生物,繁殖速度非常快。
瞭解到了單細胞蛋白質的來源,那麼其主要生產特點是什麼呢?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吧。
首先,單細胞蛋白質的生產來源比較廣。單細胞蛋白質是通過培養單細胞生物而獲得的菌體蛋白質。其生物來源廣泛,可以來自於糖質原料、石油原料、石油化工產品和氫氣、碳酸氣等。其中最有前途的原料當屬於可再生資源了。目前這些原料都比較多,且許多都屬於可再生資源。
其次,單細胞蛋白質的生產速率高。因為微生物的倍增時間較快,大約是動物類的千萬倍,因此其生產速率非常高。如細菌、酵母菌類的倍增時間僅為20小時至120小時之間。
第三,單細胞蛋白質的勞動生產效率高。單細胞蛋白質的生產不受季節、環境的制約,人們可以很容易地進行控制,可方便地進行工廠式生產。
單細胞蛋白質具有廣闊的市場發展前景,其發展代表著真正的生物科學技術的發展,目前很多國家都投入到單細胞蛋白質的研製技術中,但所生產的單細胞蛋白質與魚粉中含有的蛋白產品相比,明顯沒有市場競爭力,因此還需要繼續開發出最經濟、最有前途的單細胞蛋白質,才能提高市場競爭力。